close

一、很久就想去舊平和部落遺址看看,最近又想從舊平和部落,沿古早路線,上攀北大武山。
二、舊平和,為一棄置多年的排灣族部落舊址,原名"比悠瑪"部落,位於屏東縣北大武山西側,日湯真山與鱈葉根山稜線東麓,臨隘寮南溪支流,與舊排(筏)灣、射鹿、舊萬安等部落相近。
三、部落早期有一百二十餘戶,總人數五百餘人,屬大型部落,但由於地處深山,交通險阻,教育落後,族人為企求生活與教育便利,在台灣光復後,逐年分批移居至山腳下的武潭村、佳義村、涼山村、三和村等地。族中長者唯恐族人分散,成為消失的部落,即於1968年經政府協助,遷至潮州林務局林班地,即屏東縣泰武鄉平和村現址,部落文化傳統,生活型態得以維持,當時遷來的族人已剩53戶279人。
四、舊平和在族人遷出後,歷經40 年風雨,草木生長,原有石板屋,教堂、房舍等建物,大部份己經崩塌瓦解,但基本村落範圍、耕地、石牆石柱等尚能辦識。
五、部落長老何春生前輩告知,從該地攀登北大武山,係由隘寮南溪支流交會點,地圖上標高796公尺的河谷處越溪,沿山壁攀升2300 公尺,可以到達北大武山三角點,沿途陡峭,是早期族人登山所稱的男人路線。
六、略記:
2009/5/1 勞工節,與健偉相約,一早到達北大武登山口。今天將以一天時間探訪舊平和部落及探訪往北大武的另一條路徑,有作好夜行的準備。05:56 時間還早,登山口停車場只有零星三四部車輛。停車場處有登山標誌,順著標誌方向,我們今天往舊筏灣方向前行,不去北大武。
舊筏灣古道,是早期登北大武的路線,從登山口到舊筏灣部落,距離約9 公里,在其近4 公里處有叉路,可達舊平和部落。06:18 舊筏灣古道前段,行走在寬大林道上,沿途柳杉高大密集,天氣涼爽舒服,這段路平坦乾淨,林蔭茂盛,平時就有很多人來此渡過週末、休閒野餐。
林道近1 公里處,崩塌中斷,路線改為下切,同一般登山步道,有階梯,不難走。06:20 路線是沿著日湯真山東麓腰繞下坡,到達一支稜上的展望點,而鱈葉根山在左側稜線上。在支稜展望點,北望井步山、大母母山方向。06:55 在里程3000 公尺處。路上每500 米有一路標顯示距離,從北大武登山口沿路下坡,經過兩處拉繩石壁、溪溝,較危險,小心走。其餘路段寬大好走,林木茂盛,天氣涼爽。路上可見多處山坡上的駁坎,疑是早期農作用地。路旁有林務局的標誌,森林永久樣區。07:10 到達十字路口,地方寬大,有水管水源。里程己過3500 公尺標誌,右方紅白旗是標幟測量點。由這十字叉路口可以通達舊萬安、舊平和、舊筏灣、北大武山,是早期平和部落族人迎送親友的地方。北望山腰,可見往舊筏灣的路徑,在山坡密林中。07:12 我們在十字路口沒有久留,確認水龍頭有水之後,就逕往舊平和部落前行,沿路是平緩小下坡地形。天氣晴朗,回看日湯真山、北大武登山口方向。07:24 距離不遠,路況良好,由叉路再走十多分鐘就到達部落前緣的舊水池。07:26 到達寬廣的平台,在舊部落的最上方,這地方原來是部落學校的運動場,現在則有高大相思樹及滿地雜草。有二個簡易雨棚,有簡易木椅、桌子可用,水管水源就在一旁,按何長老的說法,這地方常有族人來訪。處處長滿--花。(曼陀羅,大白花)可以約略見到舊平和部落在右下方山坡間,石板屋都己沒有屋頂,但部落輪廓尚在,石板、石牆處處明顯可見,其上長滿大樹、山蘇、雜草。這是早期部落頭目的家。每間石板屋,以現在的標準來看,面積不大、不高。石板屋看起來有很多排,遺跡很多,範圍不小。下坡走在支稜線,可以看到遠處的舊筏灣部落。
我們的目標是續行往北大武山的路徑,就穿過舊部落,按先前研究過的地形路線,沿支稜下坡續行,路跡漸漸不清楚,倒木很多。07:45 看到測量單位的布條,布條行進方向與我們地圖研究的方向一致,就沿布條慢行,沒有路跡,很陡,大下坡,邊找路邊下坡。08:30 到達河谷,很多個大水潭,水流不小,水質清澈,地方寬大,風景優美,這地方適合游泳、玩水。08:40 在大石頭上休息,很陰涼很舒服的天氣。在大石頭上詳細研究地圖及現場地形,又回憶月前與何長老的談話,與健偉試圖確認往北大武山的路徑。根據地圖,我們所在的位置是在隘寮南溪兩條支流的交會點上。標高796公尺(估且稱796 河谷),這是登山路線的起點。08:45 研究許久,決定先依測量人員留下的標誌,沿河谷上行,看能不能沿河谷接近往北大武三角點。沿河谷、爬大石頭,往上游前行約100 公尺,見河谷絕壁,平滑高陡,不可能爬過去的地方。
看看地形,改往河岸左側樹林山坡地,尋找可能路線,又砍草又找路,30 分鐘無功而返,退回到原來796 河谷的地方。09:25 健偉回憶與何長老的談話,研判路線也許在下河谷地點的對岸,就上去尋可能路線,有見到些路跡,但不確定路線是否正確,前方山壁高陡。
我們決定再去請教何長老,下次再來探訪這條攀登北大武的路線。09:30 休息後離開796 河谷。這地方風景優美,水流穩定,水潭很多很深,水中魚類悠游自在。10:15 過河谷、爬陡坡,沿原路,重回舊平和部落。10:40 舊平和部落,範圍廣大。根據排灣族人的習俗,先人遺體、陪葬物,就埋葬在石板屋內的下方,我們看到的除石板屋外,事實上還有其他文化遺留在內。10:45 回到舊運動場、雨棚的地方,在木椅上休息一下。水管水源就在雨棚旁邊,很方便。老鷹。老鷹叫聲不絕,看到多隻老鷹在天空盤旋。10:50 詳細看過石板屋,結構還很完整。有些石板上有(眼)打洞,可能是架置橫木功用。11:05 回到十字叉路口。11:07 中午不到,雲霧己然上升。11:55 從796 河谷上升爬坡到十字叉路口,再回程北大武登山口,都是上坡地形,兩地落差約750 公尺。12:08 過溪溝,岩石地質,很滑,有拉繩。12:10 有木頭階梯的上坡路段,寬大好走,就要到林道了!12:30 回到北大武登山口,沿路遇到許多山友,也結束今天的登山行。是勞動節連假的第一天,攀爬北大武山的山友也很多,車輛、巴士、機車很多。
七、後記:
(1).離開登山口後,時間還早,路上與健偉己決定,今天就把另一北大武登山路線搞清楚,不拖延。
(2).先到佳平村(知道立行大人不在家,騎車去武嶺、中橫),請教立行媽媽,打聽何長老的行蹤,再開車到(新)平和村,找到何長老。與健偉大人拿著地圖,詳細向何長老說明我們早上去舊平和所見情況,問清楚早期的行走登山路線。何長老則長談部落往事,細說平和遷村過程、早期部落活動、目前政黨選舉的情況。
(3).從舊平和上登北大武山,路線是直接從796 河谷,在溪流交會處越溪,然後沿山壁上攀到北大武,全程地形陡峭,上攀時幾乎是後面人的頭部貼著前面人的腳跟在爬,而且由於地形太陡,下坡太危險,他們登上北大武之後是沿現在的北大武步道下山,而不沿原路下山。何長老說他曾由舊平和的路線上攀北大武山20 次,從目前的步道上登北大武190 餘次。
(4).何長老說如果我們真想去爬這路線,他建議需有人陪同,也且需先有人去砍路、整理,這路線太久沒人走了,路況不明,連目前他們部落排灣族人打獵也不走這路線。太陡,落差近2300 公尺。
(5).何長老也提到,屏東縣政府有規劃,將把北大武山脊樑山脈沿線的各舊部落,包括舊筏灣、舊萬安、舊平和、高燕及射鹿等,藉由部落的參與,加以修復,再利用古道和產業道路進行連結,藉以保全原住民傳統文化,使舊部落活化再利用,也提供一般民眾登山、健行、觀星、遊河、賞星的去處。←好主意,我們真心期盼這計劃的早日實現!
(6).舊平和,去過了。北大武,走古早路線,還想再試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ruce268 的頭像
    bruce268

    Bruce Liu 的部落格

    bruce2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