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時間與地點: 2008 年4 月4-5日,大武山位於屏東縣瑪家鄉、泰武鄉及台東縣金峰鄉的交界處,由屏東縣泰武鄉進入林道可抵登山口。
*北大武山位於中央山脈主脊的最南端,標高 3090 公尺,一等三角點,為南台灣逾3000 公尺的唯一山峰,有南台灣屏障之稱。大武山山形巍峨壯碩,直矗高屏平野的東側,千刃絕壁宛如屏障,但山頂山脊瘦狹,由北往南望去,如同錐形,山頂布滿碎石,幾無樹木。在距離三角點約一小時路程的「大武祠」,是日據時代的神社遺跡,所遺鳥居、石碑文誌、水泥神龕清楚可見。
檜谷山莊是北大武山上較明顯的建築物,山友們大多以山莊作為休息站。北大武山的美,在於她蜿蜒的山勢,及經常籠罩在飄緲雲霧中的山容。站在遠處眺望北大武,彷彿是欣賞一幅中國山水畫,然而真正置身在山頂時,卻又是天雲清朗,視野極佳。
南台灣的太陽早晨從大武山出來,驅走黑暗,揭開充滿希望的一天;而下午的黃昏夕陽餘暉,為北大武裸岩抹上一層淡淡的金黃,在朦朧雲靄中,泛著淡淡的藍光,不情願而憂鬱地向人們告別,南台灣的一天又結束了。
行訪大武山區一般以二天二夜的行程安排較佳,由泰武經檢查哨走佳平公路入山,過新泰武部落再接北大武林道至登山口。從登山口至檜谷山莊,步行約需3 小時,路徑明顯,山腰的檜谷山莊可休息、住宿,但無人管理,需自備睡袋。從檜谷山莊至三角點,來回需八-九小時。一般民眾健行可選擇自登山口至檜谷山莊路段,而檜谷山莊至三角點路段,道路崎嶇陡峭,適合體能較佳者。
*實際行程略記:
**原計劃利明清明假期去畢綠羊頭小縱走,但因山友顏祥、yoyo有事,leon 兄刀傷未癒,遂取消畢羊之行,受邀改與屏東山友行訪北大武山。
**計劃: 4 月4 日: 早上 09:00 泰武鄉立行大人家集合→ 換乘小卡車 10:00 到達登山口→ 14:00 抵檜谷山莊 (夜宿)。
4 月5 日: 00:00 起床→ 01:00 自檜谷山莊出發→ 05:30 抵三角點 (看日出)→ 06:00 離開三角點→10:00 返抵檜谷山莊 (午餐)→ 11:00 離開檜谷山莊→ 15:00 抵登山口。
**參加人員: 林主任、法官大人、法官夫人、廖組長、岳鐘、立行、陳鴻、Bruce 等共八員。
**經過記錄:
感謝陳鴻大人於4 日早上07:20 到台南載在下一程,車經南二高內埔交流道下來,循內埔市區、五溝水、萬金,於09:00 準時到達佳平立行大人家集合。
08:45 陳鴻大人說不常來南部,在下就權充地陪,沿路介紹內埔的韓愈-昌黎祠,五溝水的劉家祠堂,萬金的天主教堂,以及當地閩、客、平埔、原住民的過去。10:30 抵登山口,海沷約1500 公尺,先吃法官夫人精心準備的鮭魚炒飯加肉片,再吃一根香蕉後再開始上行。是在立行大人家換裝後,改乘四輪傳動的小卡車來的。接近登山口約有兩公里的林道岩石裸露,車道受雨水侵蝕不平,一般轎車不好走,可見很多山友把車停於路旁,步行一兩公里到登山口。
10:36 開始時天氣晴朗,氣溫約22度,走來愉快舒服! 高度上升後進入雲層,有薄霧。
11:27 在雲霧中,巧遇高雄文藻語文學院師生登山,大家愉快交談,於1.75 K 標示處休息合影。
11:28 文藻語文學院的山友中,有數位是在該校華語中心就讀的國際交換學生,學習中文。與來自韓國的賢姬同學合影。
12:08 從登山口到檜谷山莊,高度上升約650 公尺,部份路段陡峭。
登山步道,每500 公尺有一距離標示牌,供山友參考。
13:00 到達3.8 K 處。日正當中,展望良好,可見南大武山及雲海滿布。13:02 回頭看登山口附近的日湯真山。
13:15 抵檜谷山莊,距離標示4.2 K, 海拔2150 公尺,天氣晴朗,涼爽宜人。費時約2 小時45 分鐘。14:36 其他山友數位而己,床舖寬敞,整理就緒後,在山莊門口外面的桌子,煮茶聊天,好不自在!
14:36 來自林邊的老師山友(左),有幸同行!16:50 山莊床位雖然很空,但是也有山友選擇在林間搭帳蓬夜宿。與來自高雄的三位山友輕鬆交談。用的是個平時騎腳踏車也用的高級個人帳蓬!
天氣晴朗的好天氣! 山莊後面的山頭在陽光中!
17:00 晚餐時間囉! 兩天伙食全由 法官夫人親自張羅,分開包裝。有水果、home-made 花生、home-made 薑糖、有燻雞、有烏魚子、有鹹魚干、有菜干炒豬肉、白米飯、有湯。豪華豐盛,不曾有過!
早早就去睡覺,睡前法官大人說今晚12:00 起床,01:00 出發去三角點,這樣才趕得上看日出。…有沒搞錯呀! 12:00 起床! 下次要是與4466 的美女帥哥們同行,在下也要提議午夜出發,只是不知道是否會有好下場??
起床! 十一點四十 ! 可以起床啦! 迷糊中醒過來。心想,起床時間也可以四捨五入,超過十一點半,就算十二點…,還是走吧!
12:15 離開檜谷山莊往三角點行去,在黑暗中! 乾燥涼冷,滿天星星!01:30 到達大武神木,在黑暗中!
01:55 到達6 K 標示牌,在黑暗中。
02:10 最後水源處,容器滿滿,雖是旱季,岩壁湧泉不絕!
02:50 多處斷崖,加裝護網,很貼心!03:00 上到中央山脈主稜處,看了一下往南武山的入口,在箭竹林中。
03:50 到達大武祠,仍在黑暗中! 小休息。
05:00 到達北大武山三角點處,路標指示9 K,海拔3090 公尺。凌晨夜行上來從山莊到基點費時約4 小時45 分鐘,算是慢的腳程速度!
05:15 東方微亮,雲海一片,日出在望! 據查今日日出時間是5 時43分。
05:48 日出與雲海! 05:50 離開三角點下行,合照。
06:18 稜線上高大堅強的鐵杉。
06:30 日光中的東方雲海! 白茫茫一片!
06:40 南望,南大武山約略可見在鐵杉之上。
07:02 到主稜往南大武山的入口,初探一下,相約改日再行! 距南大武山約六公里,據說沿途森林茂密,生態豐富。經鐵杉林又到最後水源處,天氣很好,輕鬆愉快的行程!
07:48 早期製作的登山指示牌,保持完好者己不多。
07:50 沿路有杜鵑花盛開著!08:02 回到大武神木。
沿路遇到幾位單攻,一日往返登山口的山友,心中也一路盤算自登山口單程來回的時間,總距離9 公里,總爬升落差約1600公尺,含休息,也許要10-12 小時才可以,看個人狀況決定吧!09:05 回到檜谷山莊,從早上凌晨出發到再回到山莊,含休息時間,共近九小時。開始準備午餐! 今日週六,明日尚是假日,山莊登山客明顯比昨日多很多!
10:55 餐後把細軟準備好,下山去吧! 再見了,檜谷山莊,很快就會再回來的!
11:05 到3.8 K 處,又見南大武,在陽光下,前峰的兩座小山頭,清楚可見!
11:10 過3.8 K 以下這一段是很陡峭的下坡路。
11:12 岩壁上的一葉蘭,很多株,看到的一葉蘭,約都在3.5 K 到 3.8 K 之間,海拔約在2000 公尺。
也有其他的一些花草。
11:45 走在安靜的林道上,又一次美好的行程!
12:56 就到林道口,看著幾位上行的山友,著重裝而上,想是要去多天吧! 心想有人把北大武當郊山,當日來回。而有人細細準備,把登北大武山當大事辦。人人不同!
13:00 回到登山口。從檜谷山莊下行到登山口費時約兩小時。
13:10 休息,與初到的山友聊天,看看圖示研究到舊筏灣的路徑,等待後面同行的山友法官大人與林主任。
14:00 整裝完成,開著小卡車下行去! 15:10 到達立行大人家,休息品茶吃水果。15:30 大家道再見,結束兩天完美的北大武之行。又搭乘陳鴻大人的車子,於17:00 到達台南。
*心得與檢討:
一、畢綠羊頭縱走沒去成,改走北大武,謝謝屏東山友的邀約,謝謝陳鴻大人的繞路搭載,更謝謝法官、法官夫人兩天準備豐富的食物,吃的豪華豐富,兩日快樂輕鬆而行!
二、檜谷山莊很寬大很乾淨,可搭帳蓬的營地也多,水源盥洗方便,天氣乾爽宜人,確是適合攀登北大武的時節!
三、第一日登山途中,巧遇高雄文藻語文學院的師生,健康活潑,很多交談,願他們一切順利!
四、途中有見一葉蘭生長,以下是一篇有關大武山一葉蘭的報導,請參考!
北大武山一葉蘭林管處籲勿採摘
(中央社 2008-03-27 10:24記者郭芷瑄屏東縣二十七日電)淡淡三月天,屏東縣北大武山的台灣國寶蘭一葉蘭含苞待放,粉紅色的花朵讓人驚豔。屏東林管處表示,一葉蘭在北大武山自然保留區內,登山客請欣賞但不要採摘,否則將觸犯文資法和森林法。
大武山為台灣五嶽之一,北大武山以壯麗的山容、雲瀑、日出、鐵杉林著名,每年吸引上萬名登山客,在前往檜谷山莊前崩壁上,素有台灣國寶蘭之稱的台灣一葉蘭正含苞待放;花姿令人驚豔,登山客可放慢腳步欣賞。
台灣一葉蘭的名字以它的一片葉子得名,花型接近石斛蘭,花色為粉紅色,花期有兩星期,為台灣原生種高山蘭花,早期曾遭濫採而一度瀕臨絕跡,近來因國人保育觀念抬頭,加上保護區的設置,還有巡山員和森林暨保育警察巡護,才使野外植群數量漸漸穩定。
台灣一葉蘭的生態幅度很廣,全省中高海拔都能發現蹤跡,尤以嘉義阿里山鐵路眠月石猴線一帶林班地數量最多;在台灣地理分布最南端的大武山系中,台灣一葉蘭的分布約在海拔約二千多公尺向西的山壁上,伴隨苔蘚地衣等地被植物,為盛行雲霧帶下紅檜、玉山假沙梨、台灣杜鵑的共生物種。
屏東林管處表示,目前北大武山能發現一葉蘭的記錄數量約三百到四百多株,族群稀少不常見。
- Apr 07 Mon 2008 00:00
北大武山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