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時間與地點:2007年11月17-18日,南投縣盧山附近。*武浪洋山: 海拔2117公尺,三角點編號:3-5940。 *尾上山: 海拔2682公尺,三角點編號:3-5939。
*人員: 林教授、麥子、LEoN、Bruce等四員。
*略記:
台北山友林教授惦念能高越嶺道西段,近屯原登山口之大崩塌處遇雨通行不易,且常生危險,想走出從雲台保線所-尾上山-武浪洋山-靜觀部落之備用路線,以解決大雨能高越嶺路西段不通的困境。
此行計劃自靜觀部落走產業道路到武浪洋山,再沿獵徑或稜線到尾上山,於尾上山接上現有之雲台保線所-尾上山之路徑,以完成雲台保線所到靜觀部落之路線。
16日晚上2040於草屯集合後,沿台14線往霧社-盧山-屯原方向前進,94k轉投85,沿途路況良好,在2240到達靜觀部落,夜宿該村合作國小。17日早上0500起床,餐後0600續開車沿產業道路上行約兩公里,路況不佳,車停果園空地,0640重裝徒步續沿產業道路上行,沿途可見蜜梨園、高麗菜園及小部份茶園。晨光中也可見清境台14線的山巒農場景色。核對地圖,確認附近群山名稱及位置。
0920,依gps顯示應已到達武浪洋山附近,暫停於產業道路旁觀察地形後,研判武浪洋山基點在一片樹林中。
三角點基石與林務局的界標在此,草好長! 大概是太久沒有人來了!
武浪洋山三角點基石,編號5940。
有水源,泡茶、休息、聊天! 遠望奇萊主山與卡羅樓山!
沿產業道續行,產業道路路跡漸不明顯,附近玉蜀黍田有怪手在整地,可見台14清境農場方向的山巒起伏。
小段步行上坡經廢棄工寮後,就到獵徑入口,沿途小花很多。
可能是獵徑,也可能是取水佈水管,維持水源的工作小徑,沿路水管與小徑並行。
水管小徑路跡明顯,但行走斜坡上,腳下踏點常常鬆軟而窄小,走來得十分小心注意!
沿路上不斷察看地圖與核對gps資料,以確定所在位置。
到達第二個營地,有水源、有鍋子、有備用鹽巴,似常有人使用。
於營地再研究後決定捨水管小徑,由斜坡上稜線。
在林中無路可循,重裝上行約二百公尺行走不易,放下大背包,輕裝找路上稜線。上稜線之前遇上第二獵徑,通往第三營地,折返。仍原路續行稜線,沿路箭竹、漫籐、小樹很密很多,用力砍筏而行,進度很慢! 1500,看天色已晚,在2533高地之下,決定標誌後折返明日再來。再尋第二獵徑出口遇崩坍折回,取大背包,回到第二營地已是1615,天色已顯灰暗。紮營、晚餐、禱告後1950就寢。(第三營地)
11日早上0430起床,天氣微涼無風而乾爽,很舒服。早餐後0600輕裝沿昨日路標出發,0640到達稜線高點,休息!
沿稜而走,幾無路跡可循,一方面找可行路線,一方面砍箭竹、砍小樹、又要掛路標! 四人辛苦緩慢前進!
慢慢的走在稜線上,看到各種不同大樹,處處生機旺盛!
偶從森林空隙中,遠望山下部落農舍建築。1230,由gps研判所在位置,距尾上山山頂約600公尺,以一小時推進200公尺估計,再看前方路況及回程時間,決定此次探勘到此為止,做上顯著路標後,1240回撤。
回撤分兩組,一組沿原路標回程,以取回遺落的手機及上行時置放的登山杖,一組沿獵徑而下,於1530到達昨夜營地附近,放置大背包處。
於營地附近休息、整裝後,1610就沿水管小徑返回,1700回到產業道路,1720搭上黃先生便車(省踢兩個小時!),1745回到靜觀部落果園停車處。結束兩天辛苦的探勘。
*心得與檢討:
此行與林教授、麥子、leon等三位同行學到很多,如地圖判讀、gps使用、路跡判斷等,良好的裝備能增加行動的安全性與正確性,實屬必要。
探勘目標或目的地不一定一次就能完成,每一次都得量力而為,對自已的行動力、天氣條件要有正確的認識與瞭解,不須冒進。
行前對目標地要先有研究,大如距離、高度、坡度、路徑、天氣條件等,小者如地形地質、林相生態、動植物分佈活動等,宜先有認識。
個人技能如負重能力、刀具使用、營地選擇、食物選擇等,平時應多練習熟悉,以使每次探勘更加安全,成功率更高。
- Nov 19 Mon 2007 00:00
尾上山探勘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